佛教的源流及宗派

2018-05-02

弘一法师戊寅年春在泉州梅石书院讲

陈祥耀  记录

  今天贵校要我来向各位谈佛教问题,我要讲的题目是《佛教的源流及宗派》。这题目牵涉范围很广,限于时间,我只能讲一些简单通俗的内容,以供各位参考而已。​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他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是个太子。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佛诞生七日,摩耶夫人即逝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名叫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人们尊称他为“释迦族的圣贤”的意思。他为“度世”而降生娑婆世界(即忍苦辱的世界),慈悲敏感之心异乎常人。少时身享富贵,甚感恻然,即有出家修道之心。净饭王害怕他出家,曾加劝阻和防范,但他终于离家出走去修道。中外典籍,对佛诞生的时间,有的说是周昭王时,有的说是春秋时;他出家年龄,有的说是十九岁,有的说是二十九岁。他出家后,向一些修苦行的道人(当时也称为“沙门”)学道,学了六或十年左右的时间,觉得没有很大的心得;后来到摩揭陀国菩提伽耶这地方的菩提树下静坐思念,才悟得正法,修成佛道。从此到处宣讲佛法,前后经过四、五十年,门徒由少而多,创立了印度的佛教。在印度,他宣教的地域很广,而以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时间为最长。王舍城传法地点是著名的竹林精舍,舍卫城传法地点是著名的祇园精舍(亦称给孤独园)。他的传法,以破除世间迷妄、修持身心清净、普度众生、共求正觉为主,是无上妙音,深得徒众信服,听讲人数很多。他于八十岁时,在拘尸那揭罗国都城的娑罗树下安详涅槃,这一点载籍的说法是一致的。​

  佛说法是口讲,首先用文字详记成书的,是大弟子阿难。佛涅槃後,弟子对佛说经书,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讨论和整理,参加人数和结集经书都很多。后来把佛说经书和佛教典籍,编为经、律、论三类,称为“三藏”。佛涅槃前后,佛法已传入印度邻近国家,在东汉时,又传入我国。从印度、西域来我国传教的高僧大德很多,加上我国高僧的共同努力,佛教经籍在我国译述最多,保存最富,据《开元释教录》所载,那时我国所译述的“三藏”经籍,已有一千多部,五千多卷。​

  据我国“天台宗”的说法,佛在世说法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向大乘根器的人说《华严经》等大乘教理,这种教理比较高深,有的徒众不能领会;第二时期,向根器较小的人说《阿含经》等教理,这是小乘的,比较容易领会、修持;第三个时期,说“方等”教理,“方等”是包含广的意思。佛恐徒众拘执小乘教理,受到局限,故又广说世间与出世间法,引导大众再接受大乘教理,经书有《维摩诘经》、《楞严经》等;第四个时期,继续说《般若》诸经的大乘教理;第五个时期,说《涅槃经》、《法华经》等,把从小乘到大乘的教理,重加融通阐释。这样划分称为“五时判教”。“华严宗”的“判教”内容,与此又有不同,这里不再详说。​

  佛涅槃后数百年间,印度佛教也有“上座”、“大众”诸部的分别。佛教从东汉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隋唐,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已先后形成十个主要的宗派。​

  (一)律宗。佛家“三学”为戒定慧,戒律以检束身口意“三业”为主,有大乘律和小乘律之分。唐代居住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所创立的律宗,称为“南山宗”。南山宗所立,是依《涅槃》《法华》等经义而释通小乘律,建立圆宗戒体的。它虽属小乘,而实能大乘。律是出家人的应学的;对于在家人,也说有“五戒”、“八戒”等修持法。这一宗盛于唐,北宋还有些人学习,南宋以后就失传。现在又有许多人在学习,将来能再兴盛也未可知。​

  (二)俱舍宗。它是依《俱舍论》而建立的。分析各种名相,非常精细,可以说是小乘“相宗”。它虽属小乘,但研究大乘相宗,要以它为入手,就是要学它宗,也宜以它为根底。切不可因其属小乘而轻视。这宗兴起于南朝陈时,盛行于唐,以后渐衰。​

  (三)成实宗。它是依《成实论》而建立的,也属小乘。它开始于姚秦时,至唐渐衰。所说“我空”、“法空”的道理,虽然是小乘的,但与大乘“空宗”是有相通的。​

  (四)三论宗。是依《中论》、《百论》、《十二明门论》而建立的,同时依据《大般若经》。自此以下七宗,不限于修持自度,志在度世,超世间而又适应世间,所以都属大乘宗派。这一宗由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提倡,是讲般若真空的道理,以破小乘和外道,亦名“空宗”和“性宗”。唐时经吉藏法师阐扬,学者亦众,以后渐衰。​

  (五)慈恩宗。亦名“唯识宗”和“法相宗”。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由唐代玄奘法师编译《成唯识论》、他的弟子窥基(常住长安大慈恩寺,称慈恩大师)著《成唯识论述记》而建立起来的。唐时甚盛,以后即衰,并且有的唐人撰述失传。到最后三十年来,失传古籍,从海外请来,学者又多,重呈兴盛状况。关于这一宗,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无论学哪一宗,都要以它为根底。切勿因怕分析名相繁难而不去学习它。​

  (六)天台宗。这一宗是陈隋间居天台山的智者大师所建立的。它依《法华经》而立,又称“法华宗”。讲“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谛(真俗中)圆融”等道理。此宗再经唐代湛然法师的宏扬,一直盛行不衰,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学习。​

  (七)贤首宗。依《华严经》而立,也称“华严宗”。它是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清凉大师(澄观)等所宏扬、建立的。说“四法界”、“十玄门”等教理,广大圆融,称为“圆教”。这一宗在唐时甚盛,以后就衰。现在研究这一宗的人也少,很可惜。希望以后能多多地有人学习。

  (八)禅宗。梁武帝时由达摩法师从印度传入。到唐五祖弘忍以后,分为南(慧能所传)、北(神秀所传)两宗;南宗独盛,以下再分许多小宗。此宗主修禅悟,不立文字,不拘常途教义,合于利根上智人学习,中下根的人常学不好,称为“教外别传”。唐宋时很盛,现在有点衰败的样子。​

  (九)密宗,这一宗所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到唐朝才传入,所以也建立于唐朝,唐末即衰。唐时由日本僧人空海传入日本,依“秘密真言”立教,称“真言宗”,世号“东密”。以后印度密教和我国密宗,传入西藏,又发展成为“藏密”。我国内地密宗衰微时,“东密”、“藏密”转盛。​

  (十)净土宗。依《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建立。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唐代善导法师为创立人。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此宗又称为“莲宗”。它劝导众生信奉念佛法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修持的方法简易。可以说是三根普被,无论利根上智或下根,都可以学习而得到利益的。在这末法时代,可以说是最合一般众生根器的法门,所以自晋唐至今,久盛不衰。​

  以上各宗,虽阐发的内容与程度的深浅有种种的不同,但都与佛法相契合,应当流传。后人可以就性之所近,选择学习,都有利益。这譬如药店里所卖的药,种类不同,都可以治病一样,不可嫌弃它药,更不能毁谤它宗。学习一宗,便毁谤它宗,不希望其流传,这是很错误的偏见,应该防止。​

  今天我到这里,看到贵校规模很大,诸位听讲很专心,非常欢喜!但讲得简略、粗浅,又很惭愧!如有错误,请各位指正、原谅。​

(摘自《弘一大师法汇》,曾刊于2000年庐山诺那塔院创刊之《庐山佛教》。)​ 

返回头部 |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三师七证 | 三坛大戒 | 高清图集 | 视频专访 | 戒子心声 | 戒期开示 | 戒期活动 | 纪念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