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生于心,孝安于行。慈孝是中华文明的伦理起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在当今时代,尊老爱幼、化小爱为大爱的故事仍在中华儿女中持续涌现。在一大批事迹感人的海内外慈孝人物中,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遴选出10位慈孝典型。
这些“榜样的力量”,以最朴实无华的真情展现人间大爱,用一言一行传承弘扬着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
如今“蓝信封”在全国已经有2万名志愿者,用书信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化解困惑,甚至挽救了可能走向极端的孩子。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是一家专注于留守儿童心理帮扶领域的公益机构,通过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一对一长期书信的方式开展学业辅导、身心健康、权益保护等工作。
2012年,蓝信封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蓝信封的核心公益项目“留守儿童书信陪伴项目”自2008年发起,开展十二年已经累计为粤湘蜀藏豫蒙川等地区300所乡村学校共17907名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书信陪伴服务,其中来往的书信数量超过30万封。
如今“蓝信封”在全国已经有2万名志愿者,用书信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化解困惑,甚至挽救了可能走向极端的孩子。
周文华希望,三年之内“蓝信封”将覆盖1000所农村学校,流通100万封信。
助学扶贫——33次进凉山的张俊兰
在凉山千难万险的路上,张俊兰从35岁走到58岁,把一生的黄金岁月奉献给西南边陲贫困区的彝族同胞。
1997年8月,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事新闻扶贫。目睹令人心碎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
从那时至今的23年时间里,她33次走进凉山从事助学扶贫:受社会各界委托兴建了三所希望小学,在七所院校设立奖助学金,与爱国慈善家共同努力创建了六十多个以“福慧之星”命名的孤儿班、女子班,同时开展“一对一”个案助学,二十多年来受到持续资助的贫困学生、孤儿数以万计,同时在凉山从事赈灾济困、紧急个案援助等工作。
在凉山千难万险的路上,张俊兰从35岁走到58岁,把一生的黄金岁月奉献给西南边陲贫困区的彝族同胞。
由于凉山自然环境恶劣,高山险壑,一年四季自然灾害不断,张俊兰在工作途中时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路基塌方、山上飞石滚落等一系列的困难。独木桥是她进山工作的必经之路;冒雨进山途中汽车失控,险些跌下悬崖;行进在山路上眼看着巨石在正前方滚落,甚至被暴雨困在半山腰;一次次遭遇霍乱、伤寒等瘟疫。工作期间常常与吸毒者、艾滋病患者面对面,当她面对正在绝境之中挣扎的生命,就会把属于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1999年和2005年,张俊兰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19年在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张俊兰获得“天津慈善奖”荣誉称号,并且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
只争朝夕——“寻亲”、“打拐”的张宝艳
“宝贝回家”做公益没有间隔点,
随时随地接受求助。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张宝艳发现,很多家长的寻子渠道非常匮乏:要么贴寻人启事,要么全国到处跑,还有的家长组成互助联盟,带上孩子的资料一起寻子。面对茫茫人海,想找孩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很多家庭为了寻子花费几十甚至几百万元,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张宝艳对此非常痛心、夜不能寐。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宝贝回家”做公益没有间隔点,随时随地接受求助。作为“宝贝回家”的掌舵人,也是付出心血最多的“大姐”,张宝艳特别忙,一年365天不休息,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