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行脚

图片1.jpg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众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养慧命之故,出家众为资养色身及令众生种福田而乞食,其意义有二:一是自利,为杜绝俗事...

2018-05-22

菩萨戒

图片1.jpg    菩萨戒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受持的戒律。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项,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菩萨戒之大乘典籍...

2018-05-20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图片1.png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众菩萨之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二众菩萨之六重二十八轻戒,及...

2018-05-18

四分律

图片1.jpg    《四分律》亦称亦称《昙无德律》,由罽宾沙门佛陀耶舍于姚秦弘始十年(公元408年)在长安中寺译出。它是汉传佛教僧尼奉行的一部广律,现行本六十卷。昙无德为付法藏第四祖优婆鞠多五弟子之一。  《四分律...

2018-05-16

比丘尼

图片1.jpg    比丘尼指出家进入佛教僧团,受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比丘尼为佛教五众、七众之一,又音译作苾刍尼等,意译除馑女、乞士女,或略称为尼。  印度最早的比丘尼僧团是由佛陀的养母兼姨母大爱道(又称摩诃...

2018-05-15

比丘

图片1.jpg     男子出家进入佛教僧团,受具足戒且满二十岁以上的修行僧称为比丘,女子则称为比丘尼。比丘所受的具足戒律依各部派所传而有数目上的不同,《四分律》戒本认为比丘须受二百五十戒。  在印度,比丘或沙门的...

2018-05-14

具足戒

1.jpg  于中具足戒,戒法之最胜,殷重所受得,护持莫失坏。  具足戒又名比丘戒、具戒、大戒,指比丘、比丘尼应受持的戒法,意译为近圆戒。具足戒令持戒者于一切境界中远离罪恶,有趋于圆足亲近涅盘之义,故谓具足戒...

2018-05-13

三师七证

1.jpg   “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教授师,“七证”指七位莅临证明的戒师,合称为十师或十僧。按照佛教律制,若戒场不具备“三师七证”,不得传授戒法。因此在三坛大戒二坛授具足戒前,必先迎请“三师七证”,称为...

2018-05-13

毗尼

图片1.jpg   毗尼,又译为毗奈耶,意译为律,又意译为灭、调伏。《毗尼母论》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探玄记》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

2018-05-11

沙弥戒

1.jpg   三坛大戒传授沙弥戒,从进堂到圆戒共需十六天,占去整个戒期的三分之二,在“三坛大戒”中所用时间是最长的。  传授沙弥戒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挂搭、请引礼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

2018-05-09

沙弥

图片1.jpg   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为五众之一。同时,出家女子称沙弥尼。以沙弥、沙弥尼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故前者译为“勤策男”,后者译为“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以年...

2018-05-08

1.jpg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作应器、应量器。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  ...

2018-05-07

1.jpg    “具”又称尼师坛,是比丘六物之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十诵律》载:未敷尼师坛不得坐卧于大众之卧具上。《五分律》卷九载:为护身、护衣、护僧之床褥,故制之。  具的颜色与...

2018-05-06

二十四威仪门

1.jpg  
  二十四威仪门出自《沙弥律仪要略》中的“威仪门”部分,是由莲池大师从律藏中搜集各种重要事项编著而成。凡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居士皆可根据二十四威仪习而行之,其中有共习与不可共习部分...

2018-05-05

三衣

1.jpg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  三衣是依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可拥有的三种衣服。
  一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为正装衣,是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条至二...

2018-05-04

露罪忏悔

1.jpg   5月2日戊戌春灵隐寺三坛大戒法会进入第八天,新戒们在引礼法师的带领下依次前往祖师殿,三人一组在三位清净比丘面前,进行露罪忏悔。 
  露罪忏悔又称发露忏悔,是由新戒们根据佛教戒律的要求,检查坦白自...

2018-05-03

律宗

1.jpg   律宗,是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以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它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
  四分律亦称《昙无德律》,系古印度上座部法藏部所传戒律。佛陀入灭后一百多年,法正尊...

2018-05-02

四威仪

1.jpg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这是一首赞叹出家比丘威仪的偈颂,在佛门中威仪不...

2018-05-01

食存五观

1.jpg    汉传佛教的寺院中斋堂通常称为五观堂,是僧人吃饭的地方。僧人戒律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称为“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思惟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观想食物的来...

2018-04-30

引礼师

1.jpg    4月27日,戊戌春灵隐寺三坛大戒第三天,在灵隐寺药师殿举行「礼请引礼」仪式。新戒代表宣读请书,恭请此次三坛大戒的二十位引礼师。引礼师接过请书,向众新戒开示,愿新戒在戒期学习佛制祖规,忏净三业,求...

2018-04-28

结界

1.jpg    “戊戌春灵隐寺三坛大戒法会”第二天,新戒弟子在戒和尚光泉大和尚、开堂师芳振法师及诸引礼师的带领下,绕灵隐古刹“踏界”,灵隐戒场结界立标,唱戒结坛。
  引礼法师带领众新戒佛子诵经持咒由药师殿鱼...

2018-04-27

受戒为什么要举行忏摩?

1.jpg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重殊胜的忏摩仪式,戒子须礼佛、忏悔、发愿,以达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梵文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即「忏其前...

2018-04-26

初坛传授沙弥戒

1.jpg   传授沙弥戒,从进堂到圆戒共需十六天,占去整个戒期的三分之二,在“三坛传戒”中所用时间是最长的。这是因为传每一种戒,都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挂搭、请引礼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

2018-04-26

三坛大戒

1.jpg
   
  三坛大戒为汉传佛教出家僧人受戒仪式三坛大戒为汉传佛教出家僧人受戒仪式;依初坛、二坛与三坛正授,分别得到沙弥(尼)戒、具足戒、菩萨戒的戒体。
   
  作一位戒行具足的比丘或比丘尼,除了...

2018-04-25
返回头部 |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三师七证 | 三坛大戒 | 高清图集 | 视频专访 | 戒子心声 | 戒期开示 | 戒期活动 | 纪念弘一